台灣網路講堂:探索未來世代的網路隱私治理框架 會後報導

台灣網路講堂於10月18日(二)舉辦「探索未來世代的網路隱私治理框架」座談會,由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劉慧雯教授主持,邀請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委員 王乙帆同學、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劉昱均執行秘書以及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 戴志和分隊長,共同探討兒少使用各式線上服務時,資料蒐集端與兒少之間的權力不平衡課題,以及如何藉由如透明度等機制來處理兒少的個人隱私資料,檢視當前網路服務提供商對於兒少個資的政策內涵,衍生的問題與案例,並試著就如何優先考量兒少利益來建立一個以兒少為中心的資料治理或隱私框架建議。

身為數位原住民的王乙帆同學首先表示,就她觀察,兒少喜歡下載手遊程式、拍攝並上傳短影音、轉傳截圖,且信任網路交友,這些都是容易洩漏隱私的情境。而要培養兒少的隱私保護意識,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和自身的關聯性。另外,她也呼籲相關政策的討論要納入更多兒少的聲⾳與觀點,並成⽴兒少專責單位,以全⾯保護兒少網路安全。

iWIN執行秘書劉昱均則指出,近年來最危險的兒少網路問題是傳送個人性相關的訊息,甚至是性影像外流,後續可能引發被遭擾、被網路肉搜或公審、被網路霸凌等情況。她強調,數位足跡是即時且永久的,兒少需有保護隱私的自覺,提高社群帳戶的隱私設定且勿過度分享,同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協助兒少保護隱私。

北市婦幼警察隊戴志和分隊長表示,雖然我國已經加重不法拍攝、製造、散布兒少性影像者的刑責,但是並無法有效遏止犯罪行為,且近年北市所救援的兒少當中有6-8成是在網路受害,因此,他呼籲兒少族群要具備網路安全意識,萬一不幸發生性影像遭外流,應先冷靜蒐證且立即尋求警方協助,以及時防堵影像遭散布。此外,家長也要了解兒少經常使用的軟體和手機遊戲,尤其對於性影像外流的常見管道──另類直播網站,更要提高警覺。

最後主持人劉慧雯教授也建議家長和老師,多向iWIN和婦幼警察隊等專業單位尋求協助,向他們學習如何輔助兒少落實網路隱私的自我保護,以及萬一發生事故的停損處理。

本場次全程直播,歡迎至影音專區回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