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程式碼/低程式碼的趨勢與風險

羅心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低程式碼/無程式碼介紹[1]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一個新點子,想要打造一個工具或應用軟體,但是一遇到繁複的程式問題就不得不放棄。或者你提出了一個新概念,但工程師因為專案進度壓力而無法給予足夠的關注。低程式碼/無程式碼(Low-Code/No-Code,LCNC)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困擾。

低程式碼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它利用圖形工具和內嵌功能,使你能夠輕鬆設計和開發應用程式,而無需深陷於複雜的程式編寫。當然,專業的程式設計仍然在其中有其重要性,但低程式碼開發為使用者提供更強大且簡便的體驗,使他們能夠快速入門,迅速實現自己的創意點子。

那麼,什麼是無程式碼呢?它能夠讓你在無需寫一行程式碼的情況下,享受與低程式碼相似的使用者體驗。不論你是否具備技術背景,都能輕鬆地開發應用程式,不再受制於程式碼的束縛。

LCNC的驅動因素

一、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中面臨資源有限和缺乏數位人才的難題

開發功能和應用程式的需求不斷攀升,而開發人員的供應卻難以應付。特別是對於那些較小規模的企業而言,人力和財力總是有限的,難以滿足所有需求,更不用說趕上快速變化的數位轉型浪潮。這正是LCNC平台的優勢所在,它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團隊能夠在有限的預算和規模下使用複雜技術,降低了進入的門檻。

二、LCNC應用程式加速個人化、靈巧且跨產業的創新開發

LCNC應用程式的交付速度遠勝於傳統軟體開發,不僅幫助眾多企業,更改變了許多產業的遊戲規則。例如,教育工作者利用無程式碼工具創建人工智慧驅動的自適應學習應用程式,豐富教學方式,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此外,零售經理可以快速啟動無程式碼平台,應用於人工智慧驅動的庫存預測,提高業務運營效率,更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這場變革打破了使用者和技術之間的障礙,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教授Subramonyam和他的密西根大學同事提出了一個叫做「理想的抽象滲漏」的概念。

在過去軟體開發的過程中,技術方不理解業務運作的細節,需求方卻不熟悉系統語言和邏輯,這導致雙方之間存在著認知和溝通的隔閡。然而,隨著「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慧」的興起,這種區隔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理想的抽象滲漏」指的是兩個學科可以使用「抽象」以彼此理解,用實際的步驟和檔案來傳達彼此的願景。這種趨勢將促進更緊密的合作,使技術和業務能夠更無縫地共同推動創新。[2]

三、LCNC平台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共同塑造軟體開發的未來

在軟體開發領域,LCNC平台已經成為一股革命性的力量。然而,現在這些平台正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功能,重新定義使用者與軟體互動的方式。未來,或許我們只需透過簡單的請求即可呼叫複雜的工作流程,或根據自然語言藍圖自訂應用程式,例如「生成日期格式轉換的程式碼」或「建立庫存更新的工作流程」等。無需深入瞭解技術細節,使用者可以透過簡單的提示來控制軟體的行為,自由地表達創造力,同時提高效率、增進可訪問性,甚至讓非技術人員積極參與開發過程。這將使科技更普及,讓更多人參與其中。這個轉變將使軟體更加貼近人類意圖,消除了使用者與技術之間的障礙,並開啟了一個由「溝通能力」而不是「程式碼能力」主導的時代。

LCNC開發的風險與挑戰

  • 市民開發者(citizen developer)風險

LCNC為各行業專業人士提供了輕鬆打造應用程式的可能性,但這樣的觀念實際上並非全然正確。儘管市民開發者無需具備程式編寫技能或深厚的技術專業知識,但對於軟體開發基本原則的了解仍然相當重要。構建任何LCNC策略的基礎應該環繞著安全性、資料保護、版本控制和系統整合。此外,建立合適的治理結構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應用程式容易依賴於特定關鍵人物以及缺乏明確的控制機制。若是這些應用程式迅速擴散,則可能阻礙對應用程式環境的可見性,進而增加IT運營風險。

  • LCNC平台安全風險

LCNC解決方案以一種獨特的「自創」方式進行開發,但卻存在著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憂。首先,它們缺乏標準,難以公開底層程式碼和Git,這讓進行安全審查變得相當困難。除此之外,由於LCNC的開發方式相對特殊,應用程式的運行方式變得較不透明,使得更難以辨識錯誤並修復潛在的安全漏洞,這樣的情況可能對整體應用程式的安全性帶來不利的影響

  • 多平台安全風險

當今企業為了迎合各種不同的IT應用程式開發需求,普遍採用各式低程式碼開發工具。然而,這些工具通常適用於不同的情境,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當企業同時使用多個開發平台時,統一授權和權限的建立變得相當困難,因為每個供應商都有獨特的構建要素。這樣的多元性可能導致缺乏標準政策,進而引發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3]

  • LCNC採用風險

踏入No-Code的領域,必須認識到一些潛在的成本和開支。首先,No-Code平台的使用可能需要一些初始成本,而且如果想要轉移到其他平台,這可能會變得相當有挑戰性。舉例來說,當公司逐漸壯大,打算建立自己的平台時,可能會發現資料的轉移和共享存在一些限制。這可能導致在實現平台轉換時面臨一些挑戰,最終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人力和金錢。除此之外,當No-Code平台的供應商停止支援時,轉換到其他平台可能變得相當困難,這可能對公司的資產保護構成威脅。

NCLC的的未來趨勢

  • 習慣驅動開發:

在未來,組織將轉向一種「習慣驅動」的軟體開發方式。這種方法將傳統的自定義程式與LCNC平台結合,以平衡客製化和快速開發的需求。這一趨勢組織將確保團隊可以有效地在自定義解決方案和LCNC之間進行簡單的切換,以適應開發者和最終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 跨平台兼容性和資料可移植性

隨著技術的發展,確保軟體能夠與各種平台、資料庫和服務無縫交互將變得至關重要。組織將優先考慮能夠與外部API連接的產品,促進與各種應用程式的集成。這一趨勢不僅將增強互通性,還將有助於打造一個更加協調的數位生態系統。[4]

  • 生成式人工智慧驅動的程式[5]

通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開發者能夠專注解決更高級的問題並發揮創造力。這股趨勢預計將帶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創新,因為人工智慧與人類開發者將攜手共同創造出高效、安全且具有適應性的程式碼,將重新定義軟體產品建構的極限,打開全新的可能性。

  • 針對LCNC環境的安全解決方案

隨著對LCNC平台的依賴日益增加,對於特定環境的安全檢測產品的需求將急速上升。這些解決方案的主要目標是主動辨識和降低由低程式碼開發引起的安全風險,以確保基礎系統以及系統整合的安全性。期待未來將見證先進的安全工具的嶄露,為軟體開發的未來打下安全的基石。

結語

根據Gartner的最新資料,LCNC平台市場呈現驚人的增長。由2019年的34.7億美元飆升至2022年的80億美元,每年平均增長超過10億美元。預測顯示NCLC平台市場將在2023年再次實現近20%的增長,達到100億美元,並在隨後的2024年攀升至123億美元。[6]這股潮流推動了低LCNC平台的崛起,為廣大企業和個人敞開了創新之門,降低了進入軟體開發領域的門檻。

然而,這場風潮的背後也伴隨著一系列需正視的挑戰與風險。市民開發者或許因忽略基本的軟體開發原則而面臨安全風險,而LCNC平台在多平台整合和供應商支援等方面亦需高度關注。在這蓬勃發展的市場中,除了迎來的無限可能性,也需保持警覺,以確保LCNC的應用是穩定、安全且可持續的。

本文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TWNIC立場

[1] SAP (2023) What is low-code/no-cod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檢自:https://www.sap.com/products/technology-platform/low-code/what-is-low-code-no-code.html (Nov. 11, 2023)

[2] Andrew Myers (2022) In Human-Centered AI, the Boundaries Between UX and Software Roles Are Evolving 檢自:https://hai.stanford.edu/news/human-centered-ai-boundaries-between-ux-and-software-roles-are-evolving (Nov. 11, 2023)

[3] BILL DOERRFELD (2023) How to Avoid Risk When Using Multiple Low-Code Platforms 檢自:https://devops.com/how-to-avoid-risk-when-using-multiple-low-code-platforms/ (Nov. 11, 2023)

 

[4] Binh Nguyen (2023) Evolving The Custom Code Vs. Low-Code/No-Code Debat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檢自:https://www.asiabusinessoutlook.com/industry-experts/evolving-the-custom-code-vs-lowcodenocode-debate-in-product-development-nwid-5213.html (Nov. 11, 2023)

[5] ARTHUR LOZINSKI (2023) The Growing Impact of Generative AI on Low-Code/No-Code Development 檢自:https://devops.com/the-growing-impact-of-generative-ai-on-low-code-no-code-development/ (Nov. 11, 2023)

[6] Charos Boboyorova (2023) How Will The No-Code Market Grow In 2023? 檢自: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techcouncil/2023/04/04/how-will-the-no-code-market-grow-in-2023/?sh=70eb08e57043  (Nov. 11, 2023)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