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IC文摘 — 雙重海纜斷裂導致非洲網際網路斷線

本APNIC文摘原標題為Dual subsea cable cuts disrupt African Internet,由Doug Madory撰文。

2023年8月6日全球最長的剛果海底峽谷之一崩塌,維繫非洲網際網路兩條最重要的海纜因此中斷

SAT-3 纜線首當其衝,幾個小時後WACS纜線也失效。失去這兩條海纜,非洲西岸的跨國網際網路因此斷線。本文中,作者Doug Madory概覽過去海纜因海底山崩而中斷的事故,並利用美國網路觀測公司Kentik的資料,探討海纜斷線對網際網路連線的影響。

海纜面對的地震威脅

目前為止,人類的海上活動是海纜面對的最重大威脅,例如遠洋漁船在拖網捕撈時不小心弄斷海纜,或不小心拖著錨行經海平面,導致如2008年的地中海海纜破壞事件。
第二名的威脅就是天然災害。不是鯊魚咬斷海纜之類的災害,而是海底山崩或地震。
2006年12月台灣恆春發生7.6級強震,傷及多條海纜,大幅影響東亞的網際網路連線。根據纜線保護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ables)的新聞稿,恆春地震後共9條海纜發生21處故障,共派出11條船、花了49天才讓一切恢復正常。
2013年巴黎海纜會議中,來自日本的講者分享他們如何搶修2011年東北大地震造成的海纜斷線。講者提及有條海纜因海底山崩移位超過一公里。當時海纜的搶修順序並非依照合約規定,而是為避免福島輻災,從最不會受影響、船隻能安全航往的地方開始修起。
這次受影響的兩條海纜(SAT-3和WACS)也不是第一次因剛果海底峽谷山崩而斷線。一份2021年6月發表的研究,就紀錄了同樣2條海纜在2020年因源自剛果河口的海底土石流而中斷。
接續則將進一步探討非洲地區海纜斷線對雲端連線的影響。
雲端效能
去年埃及境內一條陸上纜線被破壞,造成數條海纜服務失效,因此衝擊三大公共雲端供應商AWS、Azure和Google雲端的內部連線。這次的海纜事故也一樣,再次證明即使全球超大規模的服務供應業者,也和所有人一樣仰賴海纜基礎建設。
下圖是Kentik的效能監測圖,可看出AWS從南非開普敦(af-south-1)到英國倫敦(eu-west-2)的連線有明顯延遲

開普敦至倫敦效能監測圖

從150毫秒增至195毫秒。這是因為AWS訊務轉至備用路由,須經更長的距離才能抵達倫敦。

相反的,從af-south-1到亞洲某些點的延遲反而縮短。下圖顯示從開普敦到首爾的連線,在WACS纜線斷掉時(17:30 UTC),延遲從386縮短至304毫秒。

開普敦到首爾的連線效能監測圖

雖然這乍看可能不符直覺,但其實是海纜斷線時常見的現象。簡單來說,高延遲的路線被阻斷,反而導致訊務必須循更直接的路徑傳遞。之所以會選擇利用延遲較高的路徑,是來自這些圖表中看不到的因素:成本。從開普敦循最低延遲的路徑傳送訊務至首爾,很可能不符公司成本考量。
利用NetFlow匯總量測訊務量
從Kentik的NetFlow 匯總,可觀測到受海纜斷線影響的國家訊務量也因此下滑。以最受影響的南非為例,當地最主要的訊務目的地Telkom SA(AS37457)尖峰訊務整整下滑兩成。
納米比亞也大受海纜斷線的影響。WACS在17:30 UTC斷線時,納米比亞電信(Telecom Namibia,AS20459)失去來自Cogent(AS174)和BICS(AS6774)的傳輸。納米比亞其他電信在2小時後成功利用來自安哥拉的傳輸恢復部分服務。

總結

海纜斷線的當下,該地區的海纜維修船(CS Leon Thevenin)正忙著西非的海纜工作,但現在已經轉向前往南非開普敦準備搶修。雖然到位後可能還需數週,才有辦法完全恢復非洲網際網路的正常運作。
目前的補救措施是將訊務轉至Google今年剛啟用的新海纜Equiano。雖然與WACS和SAT-3同樣位於非洲西岸,但Equiano幸運地未受海底山崩波及。

本文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TWNIC立場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與亞太網路資訊中心(APNIC)合作,定期精選APNIC Blog文章翻譯摘要,提供中心部落格讀者了解目前亞太地區網路發展之最新趨勢。原文標題為Dual subsea cable cuts disrupt African Internet
圖片來源: APNIC Blog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