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講堂:元宇宙的新維度治理框架 會後報導

台灣網路講堂於7月12日舉辦「元宇宙的新維度治理框架」座談會,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所長主持,邀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李紀寬助理教授、台灣區塊鏈愛好者協會高崎鈞理事長、台灣資訊智慧財產權協會陳家駿理事長以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互動學系曹筱玥系主任共同探索未來元宇宙可能帶來的法律挑戰與可能的治理框架。

李建良所長開場時提到元宇宙是當前非常夯的主題,特別是Facebook改名後更帶動了各式的元宇宙風潮與商機,以及直得探討的法律問題。

陳家駿理事長說明元宇宙目前還在瞎子摸象階段,而對應的法律框架可關注議題包括專利、智慧財產權侵權、虛擬頭像是否等同個人、虛擬人物的騷擾行為如何認定等。他也進一步帶出NFT是否為法律可佔有之「物」的爭論。陳理事長自己推論,NFT比較像是具備有財產權概念的電磁紀錄,因此也應該受到保護。陳理事長最後建議,當今相關政府機關不必急著對元宇宙制定新法律,而是多蒐集不同國家的案例,再回頭檢視台灣現有法規有沒有辦法處理相關問題。

高崎鈞理事長,從產業技術面來分享有關元宇宙。他認為元宇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架構,每個人都可在其上架構自己的服務或從事各式活動;但他也強調,沒有完全的中心或去中心化,只有程度差異。實體世界的交易行為除買賣雙方外,會需要許多的中介者,但是在元宇宙,只要靠智能合約就可以達成交易目的,但前提就是交易雙方的數位資產與狀態都保存在區塊鏈,才有可能被智能合約處理,也就是把Law寫入Code裏頭。高理事長認為只要大家皆相信中心權威治理,就沒有非得要區塊鏈不可;因為去中心化還有執行效率低,交易成本普遍比中心化系統還要高的問題。

李紀寬助理教授引用Facebook的說法,提到元宇宙離我們仍非常遙遠,但是有部份的應用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例如社群媒體、聊天室、遊戲及AR/VR服務等。目前在元宇宙中發生的問題,經常是透過契約(私法)來處理,此契約關係是否不足,未來政府是否有可能得投入規管?例如,同樣的法律議題換環境後要如何認定,其判斷重點在於是否使法律風險增大、侵權危害增加等情況。曹筱玥系主任則介紹了北科大成立了第一個元宇宙XR研發中心,以及學生在虛擬與實體結合的多元作品。最後提到千禧世代是個體認世代,不見得是透過金錢來換取商品,而是使用者體驗。

最後李所長總結未來元宇宙等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元宇宙中所受到的心理影響如何轉換到宇宙外的規範世界?當平台業者選擇不處理這些問題時,政府有沒有需要介入要求業者處理?未來元宇宙的發展,有沒有可能出現弱勢團體?需不需要政府進一步訂定保護措施等。

本場次全程直播,歡迎至影音專區回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