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發展與疑慮

吳幸芳/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何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定義為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與數據分析的方式,創造、促進發展與解決城市的問題,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1]。這意味著城市將擁有更智慧的交通運輸網路以及藉由智慧化技術擁有乾淨的水、空氣與土地,並且能維持更安全的治安,同時滿足人口高齡化需求。

智慧城市基本技術

智慧城市使用各種軟體程式、網際網路以及物聯網,以強化城市的管理。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為居民提供智慧服務,提供更舒適的生活。

以下六大技術是將城市變成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2]:

  1. 資訊及通訊科技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3]: 智慧城市的一項重要元素是收集城市相關數據,因此需要使用能夠收集大量數據並加以詮釋與管理的ICT技術。藉由ICT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質、降低成本和資源的損耗。
  2.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隨著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發展,硬體設備都可以增加聯網能力,透過資訊即時傳遞和處理,整合應用創造智慧加值服務。在智慧城市中,每台設備皆須互相連接,可互相交換資訊,進行智慧化判斷,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3. 感測器(Sensors): 在智慧城市中無所不在的感測器是任何智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成分,為了讓系統了解環境,配備感測器以從中收集所需資料相當重要。
  4. 地理資訊技術(Geospatial Technology): 在智慧城市中,收集資訊的同時也須要對收集地點有精確的判定,地理資訊技術提供精確定位的需求,將地點收集成數據,以提供智慧判斷依據。
  5.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4]: 城市擁有大量的原始數據,AI技術可辨別大量照片與影片,且可優化基礎設施、交通信號自動控制系統以及改善公共安全。
  6. 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技術保護數據資料的安全,與智慧城市結合後,可以整合所有城市服務,同時提高透明度與安全性。

智慧城市發展

2021年10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SUTD)合作發布「2021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 SCI)[5]」,此2021年針對全球118座城市約15000名城市居民進行調查,重點聚焦於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表現,亦包括在疫情發展下,科技如何解決工作環境等新項目,本篇專題文章將討論2021年SCI指數位居前兩名的城市,新加坡(第一名)與蘇黎世(第二名)。

新加坡:是世界上航運噸位最繁忙的港口所在地,在過去幾年裡,新加坡政府實施新政策[6],欲將新加坡打造成「花園中的城市」,綠色建築在新加坡已成為強制性的要求。在交通方面,新加坡政府通過車聯網(Vehicle to Everything, V2V)計畫[7],若該計畫得以實現,到2025年,街道上所有汽車將為自動駕駛。正在籌劃的未來項目包含為無人機建立多條路線,以運送郵件等項目。

蘇黎世:是全球銀行和金融中心,被認為是瑞士的經濟和教育中心,也是歐洲最安全的居住地之一。蘇黎世政府實施一連串的戰略[8],利用數位化轉型以改善環境,包括廢棄物循環管理以及保持城市安全、整合智慧電網與電動巴士取代柴油車等,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智慧城市隱私權問題

雖然智慧城市有許多優勢,但智慧城市的發展會遇到像Sidewalk Toronto計畫[9]所出現的問題,該計畫之顧問因得知第三方公司有權取得收集到的個人資料內容,與當初承諾的去識別資料化相去甚遠,因而辭職,引起民眾恐慌。儘管該公司隨後有提出去識別化資訊方案,但因計畫中政府、其他公司皆有涉入,該公司無法要求每個人都須遵守。

為了打造智慧城市,生活中開始包圍著「看不見的科技」,感測器以及攝影機等設備可能架設在任何地點,不知不覺中感測器正默默地收集數據,人們也無法得知這些數據是如何被使用。因此有人會擔心政府取得過多的個人資訊,利用資訊以控制輿論,或公司取得資料後,讓商業利益極大化,這些問題都導致民眾對於智慧城市的反彈而失敗。

結語

智慧城市運用六大關鍵技術資訊技術來整合服務與系統,以提升資源運用效率與生活品質,六大關鍵技術包含:資訊及通訊科技技術、物聯網、感測器、地理資訊技術、人工智慧及區塊鏈,解決治安以及滿足人口高齡化的問題。2021年之「全球智慧城市指數」由新加坡拿下第一,蘇黎世位居第二。智慧城市雖然有隱私權方面的問題,但不可否定的是各國政府和商業機構都積極發展,以支持可持續的智慧城市發展。

[1] TWI Ltd (2018). WHAT IS A SMART CITY? – DEFINITION AND EXAMPLES檢自:https://www.twi-global.com/technical-knowledge/faqs/what-is-a-smart-city (Feb. 07, 2022)

[2] Geospatial World(2019). Six technologies crucial for smart cities. 檢自:https://www.geospatialworld.net/blogs/six-technologies-crucial-for-smart-cities/(Feb. 07, 2022)

[3] Allied Telesis(2022). ICT: The Fundamental Enabler for Smart Cities. 檢自:https://www.alliedtelesis.com/tw/en/blog/ict-fundamental-enabler-smart-cities (Feb. 07, 2022)

[4] 名家廣場(2020). 從人工智慧看全球智慧城市的應用趨勢 檢自:https://view.ctee.com.tw/processing/14751.html (Feb. 07  2022)

[5] IMD(2020). Smart City index 2021 檢自:https://imd.cld.bz/Smart-City-Index-2021 (Feb. 07, 2022)

[6] Tania Alonso (2021). Success Sto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ngapore into a Sustainable Garden City 檢自:https://tomorrow.city/a/singapore-transformation-garden-city (Feb. 07, 2022)

[7] We Build Value Digital Magazine (2021).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in Singapore 檢自:https://www.webuildvalue.com/en/megatrends/singapore-smart-city.html (Feb. 07, 2022)

[8] Murphy Morningstar (2021). About Smart Cities-Zurich 檢自:https://www.aboutsmartcities.com/smart-city-zurich/ (Feb. 07, 2022)

[9]  Sidney Fussell (2018). The City of the Future Is a Data-Collection Machine 檢自: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8/11/google-sidewalk-labs/575551/ (Feb. 08, 202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