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歐盟數位政策的轉折點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去(2021)年9月發表年度盟情咨文(State of the European Union)時,指出「數位議題將決定未來成敗」。而塞滿歐盟2022年議程的各種數位政策議題,也反映歐盟打造數位未來的雄心。

歐洲媒體EURACTIV發布的《2022年歐盟政策預測》(What to expect in EU policymaking in 2022)特別報告中,盤點2022年歐盟的數位政策議題,包括平臺管制、資料規範、人工智慧、全新的零工經濟法規,還有網路安全和半導體政策等,以下分別簡略說明議題概要。

平臺管制

執委會在2020年底推出兩大數位空間管制草案: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及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這兩筆重量級法案都成功在一年內通過歐盟國會及理事會,今年開始接任歐盟理事會主席的法國,也表明希望於4月國內大選前完成協商,正式推出法案。然而3個月的時限確實過於緊迫,一般預測頂多僅DMA能在法國任期內獲得歐洲諸國共識、完成協商,而牽涉更廣的DSA大概須等到今年6月後,捷克輪值歐盟理事會主席期間,才能完成協商。

資料治理、資料分享及資料保護

去年11月通過的資料治理法(Data Governance Act),目的是為歐盟內資料建立「申根」簽證,在法規訂定的「資料市場」(data marketplace)中,供企業自由分享資料。

這個法案是歐盟資料戰略的第一座立法里程碑,下一步的資料法案(Data Act)涉及包括資料共享義務、資料營利,以及公家機關取得資料等更敏感的議題,進展預期也將更謹慎緩慢。

另一方面,歐盟資料保護監督機關(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Supervisor,EDPS)預計今年6月舉辦會議,檢討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的施行狀況,愛爾蘭資料保護機關須對科技巨頭採取具體行動的壓力也逐漸加重。

人工智慧

自去年4月歐盟執委會推出人工智慧法草案後,後續進展始終緩慢。部分是因為法案內容過於技術,政策制定相關人員難以掌握法規的實際影響;而AI法規和諸多如資料保護、產品安全等歐盟法規互相牽連,也是另一原因。

進度緩慢的元兇仍是政治因素;歐盟國會成員為誰應主導立法過程爭執6個月後,終於決定由公民自由、司法暨內政委員會(Committee on Civil Liberties, Justice and Home Affairs,LIBE)和內部市場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Internal Market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Committee,IMCO)共同主持,支持「公共場合使用人臉辨識技術」的保守派歐洲人民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EPP)則被排除在外。

零工經濟法規

歐盟執委會去年12月推出管制零工經濟的指令草案,禁止平臺業者以單純的「服務媒合」角色自居,正式規範他們成為歐洲超過4百萬零工經濟勞動者的「雇主」。

此法案獲得歐盟國會的黨派強烈支持,然而本法屬於「指令」(Directive)性質,在歐盟層級通過後,仍須由各國各自轉譯成國內法規,到正式實行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