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講堂:建構多元異質的數位韌性 會後報導

台灣網路講堂於5月10日(三)舉辦「建構多元異質的數位韌性」座談會,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詹婷怡副理事長主持,並邀請勤業眾信林彥良資深執行副總、數位部韌性建設司鄭明宗司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簡連貴教授以及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蘇紫雲所長,共同針對臺灣的數位韌性因應機制進行深入探討。

詹婷怡開場時表示,無縫的異質網路連接是發展中的趨勢與方向,在戰爭中也可扮演重要功能。這場座談以馬祖海纜斷裂為起點,再進一步延伸討論臺灣的數位韌性課題。

林彥良主要從企業在通訊中斷等風險中如何持續營運的角度,他認為當今數位經濟高度仰賴國際資通訊服務,而地緣政治風險也確實為企業經營帶來了影響。他建議企業可利用營運持續思維來發展應變計畫,首先要釐清企業的核心關鍵服務有哪些,再進一步定義這些服務的最低維持標準,最後才決定應採取措施。他發現國內目前企業在有能力處理相關問題的人才仍相對少,未來需要補強。他最後也點出問題認為,國內企業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依賴度非常高,但目前這些設施的主管機關分散在不同部會,未來在規劃整個國家韌性策略時,或許可有單一機關來統籌。

鄭明宗司長主要說明數位部在建構多元異質網路的推動策略,包括強化海纜安全防護機制、建構警消專用行動通訊網路、災難漫遊架構,以及導入非同步衛星等。他提及有線網路是無限,無線網路則有限的概念,強調當臺灣不幸成為通訊孤島時,無線網路恐無法補足有線需求,也因此需要盤點與分級這些需求。在此前提下,即便我國有衛星計畫,不過重點仍應當以維護海纜為重,透過更多的隱匿登陸站等方式,來提供穩定的國際聯外電路。政府也期待透過調整現有繁複的申請流程等方式,來吸引更多國際業者對臺的海纜投資。

簡連貴教授首先認同鼓勵更多業者來台灣設置海纜或登陸站的提議。而針對台灣的海纜系統頻繁中斷問題,他建議台灣應當建構海纜整體因應策略,提出短、中長期方案。例如,加重人為破壞損害賠償與刑責,完善法規等。他也認為主管機關應重視「海底通信光纖電纜」整體海域空間的規劃,透過加強跨部會合作,強化海域國土安全監控管理。在確保國內通訊順暢及對外連網方面,則應當建立近岸海纜緊急應變機制並提升國內業者海纜修護能量。

蘇紫雲則從戰略與風險評估的角度來分析。他首先強調臺灣不是烏克蘭,包括台灣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戰場樣態不同,以及台灣在印太地區國家共同安全的重要地理位置。他從對內通訊(Intranet)及對外連網(Internet)兩個角度來分析台灣的通訊風險,並提出若干因應方案,例如為所有的基地台鋪設太陽能板來解決電力問題使基地台可持續運作,基地台得以不中斷運作,對於民眾在戰時的心理韌性預期也有很大的幫助。其他有關對外連網可強化韌性的建議包括像是,短期間租用商用通訊衛星;中長期則是研發國產衛星等。最後他也結論,臺灣位處太平洋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位置,應善用此優勢創造國際空間戰略地位。

詹婷怡最後結語,透過不同的通訊技術,或者以建構更多海纜等方式來達到韌性目的,需要從政策面進行完整規劃,在海纜已由傳統電信業者轉為科技業者主導的典範轉移下,也應有更多的科技產業加入。

本場次全程直播,歡迎至影音專區回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