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IC文摘 — 太平洋的海纜政治(上)

本APNIC文摘原標題為The politics of submarine cables in the Pacific,由Geoff Huston撰文。

網際網路誕生早期,曾有一種天真的理想主義,認為網際網路可以超越廉價的政治遊戲。這種想法的最佳範例是John Perry Barlow 在1996年發布的《網路空間自由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然而,當網際網路成為電信產業主流,這些早期的理想終將幻滅。通訊產業涵蓋大量活動,市值高達三兆美元,這個產業的高度政治化無可避免。

通訊科技早期的政治角力集中於大西洋。如歐洲採用泛歐數位行動電話系統(GSM)技術,美國則擁抱分碼多重進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系統。起初Nokia是行動通訊業界唯一龍頭,歐洲因此佔上風。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成為主流,Apple的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主導市場,形勢又轉回美國手中。

近幾年來,太平洋地區成為角力的主要場域。

包括美國、澳洲、紐西蘭,以及最近期的加拿大,都宣布國內通訊服務,尤其是5G行動通訊網路建設,將限制使用中國供應商。若干中國最大的科技和電信公司,最近幾年都遭美國及西方國家基於國安因素抵制。此類政治緊張關係不僅限於行動通訊和寬頻網路。太平洋地區的海纜也深受此政治地緣拉鋸影響。

海纜模型

在電信時代,投資海纜是控制開放的過程。海纜建設通常由數個電信公司組成集團,成立一個負責海纜建設營運的事業體,並由參與公司擔任股東。海纜的路線反映這些股東的最大共同利益。這條纜線可能是單一纜線系統或分段式系統,也可能是支援多條點到點服務的多點纜線系統。

過去海纜營運之所以大多透過集團形式,主要是因為電話世界供應和需求的不對等。人口增加、不同形式的雙邊貿易增加,以及相關服務的價錢漲幅是影響電話通訊需求的主要因素,而此需求成長缺乏彈性漲幅。供應面而言,電纜系統固定成本極高,但海纜容量變動成本相對非常低。基於以上,最經濟實惠的做法,就是建造當下傳輸技術能支援的最大容量系統。

若新海纜一次就把系統容量提升到完全不同的等級,會破壞市場和價格,導致泡沫化循環。另一方面,即使供應方有能力大幅提升海纜容量,若需求維持微幅成長,則難以確保新海纜系統的財務穩定。

集團承包海纜工程的模式是為了弭平供應與需求的不對等。多家公司持股的海纜公司在高容量海纜佈建完成後,會依需求微幅釋出容量,同時保持價格穩定。持股的各家公司會與海纜公司簽訂15到30年的合約租賃海纜容量(又稱不可廢除使用權,Indefeasible Right of Use,IRU),如此一來,此共同持股的集團事業體在負責提供各家公司海纜容量的同時,各家公司也有義務共同負擔海纜公司的營運成本。

在電話世界裡,此營運模型常使用「半迴路」模式。每筆IRU只擁有半個迴路的使用權,必須與另一筆半迴路IRU配對才能順利運作。這個模式有效確保兩家公司真正聯合並平等持有此完整IRU。然而,在網路世界中,這種營運模式無法存活。自1990年代起,網路基礎服務需求的成長倍數已超過11位數,跟電話通訊需求的平緩成長曲線說是天壤之別。

電話海纜的半迴路IRU的配對營運模式也不符需求,在網際網路時代中,一家公司能獨自擁有整副迴路,甚至開始出現單一公司包辦海纜建設的案例。

然而,海纜系統還是有某些方面沒有改變:

  • 地質。海纜斷線非常嚴重且代價高昂,能避免就避免。最理想的海纜路徑,應避開所有地理活動頻繁的深海地段。活躍海底裂谷帶、斷層帶,以及任何海底地滑好發的地帶都應盡力避免。一般而言,海纜應該建立於深海底,水域太淺容易導致海纜遭其他海上活動干擾。
  • 距離。越短越好。在電話通訊中,只要端到端延遲低於300毫秒,就能確保通話兩端的體感即時。電腦對速度的要求則遠高於此,每一毫秒都很重要。也因此,海纜路徑越短越好。
  • 國家領域和政治。國家司法管轄區域並不止於海岸,而會延伸至海域和海底。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PDF)規定國家領海為平均海岸低潮線(又稱基線)起延伸12海里的水域。對沿海國家而言,基線出發延伸 200 海里的範圍,或350海里內的大陸棚地區,還可主張專屬經濟區。對海纜而言,這表示一旦海纜進入此區域,就必須要求專屬經濟區所有國的許可。除此之外,任何此區域內的建設工程或維修營運也都需要取得該國政府許可。

本篇為系列文章上篇,介紹海纜建設的模型和限制。下篇將介紹太平洋地區的海纜系統。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與亞太網路資訊中心(APNIC)合作,定期精選APNIC Blog文章翻譯摘要,提供中心部落格讀者了解目前亞太地區網路發展之最新趨勢。原文標題為The politics of submarine cables in the Pacific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