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數位治理課題

關注全球網路治理公共政策議題的知識平臺——日內瓦網路平臺(Geneva Internet Platform,GIP)在今(2020)年2月底的電子報(Digital Watch Newsletter)中將全球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列為當月焦點,提出其何以變成數位課題的問題。GIP提出了3項觀點,其一是數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在此全球流行病疫情中扮演的角色;其二是不實訊息流竄於各大跨國網路平臺與平臺業者的因應;其三則是惡意人士利用民眾對流行疾病的恐懼進行網路犯罪的事件。本文主要簡述這3項觀點的內容。

數位科技與防疫

數位科技被應用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中,扮演包括預測、監控、預防等功能,而人工智慧應用似乎特別引人注目。諸多AI相關的疫情報導中,多會以加拿大新創公司BlueDot為例,因為其在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告中國可能爆發流感的一週之前(2019年1月31日)就發出了警訊。

根據Wired報導,BlueDot運用AI演算法搜索外語新聞報導、動植物疾病網和官方公告,作為提出警訊的依據,致勝關鍵是,其不仰賴政府提出的官方資料,因為官方資料可能受政治影響,而是透過人工智慧自各式管道(如網路言論、新聞報導等)抓取資料,降低人為影響因素。比較特別的是,BlueDot強調不採用社群媒體所發布的內容,因為這些媒體平臺上充斥著不實訊息。

Forbes也舉了另外一個案例:以色列新創醫學影像技術公司Nanox所發展的行動數位X光系統,該系統串接了龐大的醫學影像資料庫、診斷評論等資料,再以人工智慧技術作為輔助,得以協助醫師進行早期診斷。不少生技業者也期待能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尋求疫情解方,多種應用也在全球各地試驗中:運用醫療機器人協助醫生進行COVID-19病患的治療、運用機器人進行病房消毒,以及利用無人車來為醫療人員運送物資、利用AI軟體掃描病患肺部CT(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用以尋找COVID-19的特徵。

即便在技術領域有對抗疫情的新突破,此波疫情也催化了人臉辨識等監控技術的大幅度應用,例如自動辨識民眾是否有戴口罩的技術等,似乎也對公民自由產生了威脅。

假防疫之名的網路犯罪趨勢

2019-nCoV也成了網路犯罪者利用公共焦慮散布惡意程式的新工具。資安業者IBM X-Force部落格中寫道,其已發現有駭客向日本潛在受害者發送垃圾郵件,內容宣稱2019-nCoV已滲透該國,並催促收件者開啟藏有惡意軟體的WORD附檔,一旦開啟同時也下載了惡意程式,使駭客得以竊取電腦內的敏感資訊。

英國網路安全業者Sophos也識別出一種網路釣魚事件,該事件使用有關2019-nCoV的聳動不實訊息,甚至還在信件中置入WHO的Logo作為誘餌;在其官方發布的訊息中,也附上了一串提醒民眾的注意事項。

WHO與跨國平臺業者協力打擊網路不實訊息

為避免網路平臺上流竄的各式疫情相關謠言造成人民恐慌、衝突或甚至疫情惡化,包括WHO和主要網路平臺業者均開始就2019-nCoV有關的數位內容或不實訊息提出管控措施。CNBC報導,WHO在今年2月中發起與平臺業者的討論會議[1],包括Facebook、Amazon、 Google等科技巨頭都派員出席,WHO代表也主動在會議中提議將協助科技巨頭就不實訊息進行事實查核,並應當強化對其客戶傳遞正確資訊的方式。會中也達成共識,這些科技業者同意將共同發展協作工具、優質內容以及供人們詢問相關問題的客服中心。

具體而言,Google在使用者搜尋有關2019-nCoV相關關鍵字時,會出現 SOS警報,並且將WHO所提供的資訊並列在搜索結果中。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也於3月4日公開說明,當使用者在Facebook上搜尋2019-nCoV時,會引導使用者到WHO或使用者所屬國家的衛生相關機關獲取最新資訊;倘若使用者所在國家未通報WHO發生人傳人感染,使用者也會在其動態取得相關訊息。Zuckerberg強調Facebook會刪除其平臺上被全球主要的衛生組織所標記的虛假資訊以及陰謀論言論,也禁止濫用疫情的廣告刊登,例如聲稱可治癒流行病的產品廣告,以抑制惡作劇和有害錯誤資訊的散布。

多年來因傳遞陰謀論、仇恨言論意識形態內容而遭受批評的影音平臺YouTube也改變了演算法,當使用者搜尋2019-nCoV時,其推薦給使用者的自動播放(auto play)功能,會提供來自於權威來源的影音內容。電商平臺Amazon也下架上百萬個可疑的健康產品。

不過,研究人員在《外交政策》學術期刊所發表的文章中則提醒,全球大型網路平臺業者面對疫情擴大在因應方面顯得吃力,因為其得配合一些國家政策法規要求進行非常規的內容審核,還要與WHO直接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此外,大型平臺業者屬跨國企業的特性,也讓這些業者接獲來自不同國家彼此衝突的命令,同時間還要疲於奔命確保平臺上沒有以訛傳訛加劇問題的狀況。

[1] Christina Farr & Salvador Rodriguez. Facebook, Amazon, Google and more met with WHO to figure out how to stop coronavirus misinformation. CNBC 2020/02/14

參考資料: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