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柏林IGF(下):會議有成但政策影響力仍待提升

 

2019年11月25日至29日於德國柏林召開的第14屆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從與會的量與質來看,可說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會議,不但近3,700人的實地與會人數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而且還建立各國國會議員參與IGF的新途徑,同時政策討論亦是更趨成熟,並且於會後發布討論重點,呈現IGF的具體成效。

首度邀請國會議員參與,56國議員呼籲立法要確保人權與自由

有鑑於網路政策立法的最後關鍵在於各國的國家議會,因此,本屆論壇首度由主辦國德國的國會,出面邀請各國國會議員參加IGF,共同討論全球的數位發展,結果共有來自56國的150位國會議員出席。

這些與會的議員們除了關注AI發展、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網路對民主的影響,以及網路衝突與和平等治理議題外,也深刻了解各國法規將會影響全球網路能否維持自由開放且不分裂。因此,他們將成立非正式的「議會IGF小組」,以強化各國國會議員於IGF的對話,同時也透過發表聯合聲明文件,向各國國會議員提出以下立法相關建議:

  • 針對網路相關的政策議題,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 確保提升國安與促進數位經濟的新立法,將會充分保護人權與自由。
  • 以因應數位時代挑戰的精神,重新思考現有的國家法律。
  • 訂定新法案時,會充分納入各社群,並推動多方利害關係人方法。

政策討論更趨成熟,信賴與道德、資料治理、AI治理等為焦點議題

根據長期參與IGF的外交基金會(DiploFoundation)觀察,本屆IGF的討論內容可說是更趨成熟。三大會議主題中,「資料治理」的討論已從資料是新石油的概括性比喻,轉向深刻反思公民、企業和國家於蒐集和使用資料的責任;「安全與穩定」的討論則是已經邁向優先考慮訂定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全球準則;而「數位包容」的討論範圍亦從網路普及,轉為對性別、青年、語言、財務、教育等關鍵因素的全面思考,將有助於促進數位潛力的充分發揮。

至於各主題下的實際討論議題,外交基金會透過自動化工具的分析結果顯示,本屆IGF的熱門討論議題包括:信賴與道德及跨領域方法、資料治理、永續發展、網路安全、能力發展,以及AI(人工智慧)治理等。尤其在AI治理議題上,如何讓AI成為可信賴的科技,以及AI將如何塑造人類的未來等問題,都是當前全球關切的焦點。

討論結果彙整成柏林IGF公報,呈現IGF具體成效

延續2017年日內瓦IGF做法,本屆論壇亦將各場會議的討論結果彙整成柏林IGF公報(Berlin IGF Messages),以呈現IGF的具體成效。其內容重點可摘要如下:

  • 資料治理

資料是社會與經濟的關鍵資源,但是將多種法律和監管框架套用在跨境資料,可能會動搖全球供應鏈,且破壞言論和集會自由。因此,需發展全球和國家型的資料治理,包含AI的使用與演算法的開發,都應兼顧企業(包含中小企業)與公共服務的資料使用需求,以及使用者對其基本人權與個資隱私受到保護的需求。

  • 數位包容

低度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普及上網仍是挑戰,可透過由當地建立且管理的社區網路(Community networks)推動網路普及。另一方面,也需投入更多資源,藉由學校教育或培訓課程,發展數位技能與素養,同時也需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和法規,以因應AI帶來的勞動市場挑戰。此外,數位包容還必須為弱勢族群的數位權益尋求解決方案,並且推動在地內容與語言多樣性。

  • 安全與穩定

網路安全、人權和自由是可以共存的。實現網路安全需要多方利害關係人加強合作,建立安全規範,並透過能力建構,讓所有人成為負責任且能捍衛其人權的網路使用者。而對抗不實訊息有賴多方利害關係人準確定義詞彙內容、對選舉的干擾,以及負責任的行為。此外,解決非法或惡意內容則需要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找出長期預防性措施,而非目前常被採用的取消、轉移、刪除或暫停域名的做法。

專家認為IGF未能引發廣泛報導與討論,其政策影響力仍待提升

儘管本屆會議展現諸多創舉與討論成果,但外交基金會認為,為期近一周的柏林IGF,在全球媒體的報導篇幅卻是相當有限,也沒能在各國的公眾論壇、企業間或政府部門引發廣泛討論,凸顯IGF的政策影響力仍然有待提升。

不過,外交基金會仍對IGF的未來發展抱持樂觀看法,因為隨著各國對網路治理政策的需求與壓力不斷升高,且IGF已經準備朝向上篇所介紹的IGF Plus架構發展,並可能於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第75週年會議推動全球的數位合作以維護全球不分裂且自由開放的「一個網路」,因此,IGF具有成為全球數位解決方案提供者的發展潛力。

參考資料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Scroll to Top